欢迎来到点点教育在线官网

登录  |  注册
关闭
  • 【70201】十三經註疏汇总(多版本)嘉靖版、武英殿本、北大、上海古籍、中华书局等版本 PDF+UVZ+DJVU格式 57.4G

    2022-08-15 下载1867次
    商品原价:¥47.76
    优惠价:¥39.80

       【70201】十三經註疏汇总(多版本)嘉靖版、武英殿本、北大、上海古籍、中华书局等版本 PDF+UVZ+DJVU格式 57.4G

        本商品资料总目
        北大繁体版十三经注疏  PDF格式 1.65G
        北大简体版十三经注疏  PDF格式 188MB
        崇祯汲古阁版十三經註疏  PDF格式 6.50G
        东京大学影印本十三经註疏  PDF格式 2.00G
        嘉靖闽版十三經註疏  PDF格式 6.05G
        嘉庆阮刻本十三经注疏  PDF、JPG格式 4.14G
        毛氏汲古阁十三经注疏 djvu格式 2.64G
        明萬曆北監本十三經注疏(哈佛燕京藏本) djvu格式 2.88G
        明萬曆北監本十三經注疏(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本) PDF格式 3.89G
        上海古籍版十三经译注.全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版 PDF格式 239MB
        上海古籍版十三经注疏(礼记、尚书、孝经、仪礼、尔雅)PDF、Uvz、Djvu三种格式 2.01G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全二册 清阮元校刻 中华书局影印 1980年10月版 PDF+UVZ格式 842MB
        十三经注疏.三百三十五卷.明嘉靖时期李元阳福建刻.隆庆二年重修刊本 PDF格式 10.4G
        四部备要宋本十三经(单页版全104册)中华书局 PDF格式 3.66G
        四部備要十三经(汉魏、唐宋、清)PDF+UVZ格式 4.34G
        宋元明清十三经注疏汇要(全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PDF格式 1.03G
        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  唐孔颖达等 乾隆四年校刊 同治十年广东书局重刊 djvu格式 2.71G
        艺文印书馆十三经注疏  PDF格式 1.51G
        中華書局版十三經清人注疏 PDF格式 551MB
        白话十三经文白对照全译_关永礼主编_济南出版社1994 PDF格式 127MB
        十三经集字摹本.清彭玉雯纂刊.万青铨校正.张小浦鉴定.道光29年刊.1849年 PDF格式 188MB 

        十三经简介
    “十三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十三部儒家书籍。
       《十三经注疏》是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部儒家经典注疏的汇编,共有四百一十六卷,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作品。
        中国文籍,浩如烟海,存世约十多万种,《四库全书》是这些文籍的精华,其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经部又是其精华,而《十三经注疏》则冠列于为经部之首。
        注疏释义
        注疏 :是注和疏的并称。注,指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指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宋及宋以前之注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十三经注疏》:即指后人为了便于查阅《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的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的一部书,这就是通行的《十三经注疏》。
        注疏版本
        通行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缩印本(精装16开本上下册)。其阮元校勘之处,均用▲号表示。详见各家出版社之出版说明。
        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在“十三经”的注释版本中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二十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十四卷,东汉·赵岐注、北宋·孙奭疏
    “十三经”
    “十三经”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种,因为历代将它们尊为儒家经典,故称为“经”。
        其成书年代各不相同,上自上古,下迄秦汉;其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伦理、民俗、地理、科技、典章制度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十三经”的确立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最初儒家的经典为“六经”,就是孔子所说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其中的《乐》早在战国后期即已失传,所以汉武帝时只立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 由于汉朝统治者标榜“以孝治天下”,至东汉时,又在“五经”之外把《论语》《孝经》定为读书人必读之书,这样儒家的经典便扩大为“七经”了。
        到了唐朝,在国家官办学校的学习科目中以及科举考试项目中,又有“九经”之说。这就是《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等九部经书。 显然在“七经”、“九经”中,已经把古代阐述经义的一些《传》《记》也包括到经的范围之内了。
        在唐代,《论语》和《孝经》是要求所有读书人都要研读的,称之为“兼经”。唐文宗年间(827—840年),朝廷下令把九经以及《论语》《孝经》《尔雅》都刻在石碑上,总共十二部书,称为“十二经”。这些经书刻石保存下来,就是有名的“开成石经”。
        在宋朝,理学家们把《孟子》也提高到经书的地位。 北宋哲宗元佑年间的科举考试中就包括《孟子》了。 从此儒家的经典便成了“十三经”。从此,“十三经”的名称就稳定下来,直到封建社会终结,再也没有变化。
        来历
        随着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定于一尊,历代学者纷纷为诸经作注解。其中,汉朝及稍后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人们称之为注或笺。 唐宋时期,由于时代久远,人们对汉代的注释也难于理解了。于是一些学者不仅注解经传的正文,而且对前人的旧注也进行解释和阐发,习惯上就称之为“疏”或“正义”。
        历代解释十三经的著作很多。南宋以前,注和疏本来都是单独成书的。南宋时期始合刻在一起。南宋绍熙年间始有汇集唐宋之前最具权威性的“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形成一整套经书及其注文,称为《十三经注疏》,后复有十行本。明嘉靖时期有闽本,据十行本重刻;万历间有监本,据闽本重刻;崇祯时期有毛氏汲古阁本,据监本重刻。但是明代时期的监本和汲古阁本,因辗转翻刻,讹谬百出。
        清初有武英殿本。清嘉庆时期,著名学者阮元主持重刻《十三经注疏》,裒集宋本重刊,以十行本为主,并广校唐石经等古本,撰《校勘记》附于诸经卷末,号为善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本子,素来为世人所看重。
        注疏者
        ⑴:《周易正义》一〇卷,【魏】王弼、【东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李锐校。
        ⑵:《尚书正义》二〇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清】 徐养原校。
        ⑶:《毛诗正义》七〇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清】顾广圻校
        ⑷:《周礼注疏》四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臧庸校。
        ⑸:《仪礼注疏》五〇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徐养原校。
        ⑹:《礼记正义》六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洪震煊校。
        ⑺:《春秋左传正义》六〇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严杰校。
        ⑻:《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清】臧庸校。
        ⑼:《春秋谷梁传注疏》二〇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清】李锐校。
        ⑽:《论语注疏》二〇卷,【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孙同元校。
        ⑾:《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清】臧庸校。
        ⑿:《尔雅注疏》一〇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臧庸校。
        ⒀:《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清】李锐校。
        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在“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历史价值
       《十三经注疏》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典籍,
        在现代社会中,华夏文明是绵延数千年的一大文明体系,拥有难以数计的古代典籍。但不可否认的是,“十三经”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资料库,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如果我们将浩瀚的中华典籍比作一朵朵璀璨夺目的花儿,那么,可以说,“十三经”就是它们最重要的母树。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十三经”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观念中。
    “十三经”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概括来说,它们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史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从古代经书中也可以看到不同学派的相互影响,而且,经学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干对于民族凝聚和文化认同,始终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主导作用。当然,“十三经”虽然阅历千古,凝结着无数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能为解决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今天正是中华民族昂首阔步地迈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的伟大时刻,它可以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柱,激发起民族精神;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智慧向导,启发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睿智。但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传统经典作出新的诠释。
        
        中华书局1936年版《四部备要》据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校排,包括《周易注疏》、《尚书注疏》、《毛诗注疏》、《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尔雅注疏》。撰疏者孔颖达、贾公彦、徐彦、杨士勋、邢昺、孙奭为唐宋人,故名《唐宋注疏十三经》。




下载与使用帮助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学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学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之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学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学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之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展开

购物车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