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点点教育在线官网

登录  |  注册
关闭
  • 【70207】四书系列(多版本)四书集注、四书辑释大成、四书图考、四书参、四书集义精要、人物考 PDF格式 11.7G

    2022-08-11 下载870次
    商品原价:¥35.76
    优惠价:¥29.80

       【70207】四书系列(多版本)四书集注、四书辑释大成、四书图考、四书参、四书集义精要、人物考 PDF格式 11.7G

        本商品具体书目:
        四书集注.明成化十六年吉府翻正统经厂本 PDF格式 4.16G
        四书集注大全(全37册)皇明隆庆已巳南海县开刊 PDF格式 1.49G
        四书辑释大成(全4册)元.倪士毅辑释.日本文化九年覆刊元至正间日新书堂本 PDF格式 1.57G
        四书图考(总十三卷)清.杜炳撰.清道光九年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PDF格式 2.08G
        四书参.十九卷.明.李贽批评.杨起元批点.张明宪等订.明末凌氏朱墨套印本 PDF格式 624MB
        四书集义精要.三十六卷.元.刘因.撰.元至顺元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刊本 PDF格式 1.02G
        四书人物考.四十卷.明.薛应旂.撰.明嘉靖三十七年刊本 PDF格式 813MB

        书籍释义
         一、《四书集注》又叫《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之一,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朱熹从“五经”之一的《礼记》里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并作了“章句”,即重新分章辨句,成《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又对《论语》《孟子》作了“集注”,即汇集众家注释,精择慎取,按以己见,著成《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朱熹采用“章句”和“集注”两种方式有机融合“四书”,将四者上下连贯为一体,生成《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作品简介
       《四书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
        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朱熹曾说:“若理会得此《四书》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一) 。明清以后的科举制度,均以《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题库和标准答案,所有的答卷、观点均不可违背其中的说法。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序上说:“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不可低估。
        作者介绍
        朱熹(公元1130年-公元1200年),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婺源县(原属徽州地区)人。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中进士,历任左迪功郎、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书修撰、宝文阁待制等职,死后诣赠“太师”,封“徽国公”。朱熹少年得志,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与当权者相逆,所以仕途颇为坎坷。
        晚年个人失意,国家也日趋崩溃,他在寂寞和痛苦之中,一方面发愤著书立说,一方面寄情山水以消愁。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朱熹在福建建阳的考亭筑室课徒,四方慕名而来者很多,由此创立了在理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朱熹死后,送葬弟子竟至千人。生平著述极丰,如《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朱子语类》、《文公家礼》、《朱晦庵集》等。 
        版本介绍
        现存重要版本有元至正二十年(1362)武林沈氏尚德堂本、明初司礼监刻本、山东海源阁所藏明版朱墨套印本、明嘉靖广东崇正堂刻本、南康府六老堂刊本、清康熙内府仿宋大字本、《四库全书》本、民国《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现代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和《新编诸子集成》本等。
       二、《四书辑释大成》
       《四书辑释大成》 继承朱熹的理学思想,广采诸家之说,是宋元以来四书学的总结之作。后人对此书也有相当高的评价。
       《四书辑释大成》有不同的版本传世。日本文化九年(1812)覆刻元至正日新书堂三十六卷本《四书辑释大成》质量较好,版式、字体俱佳。
       《四书辑释大成》既是对宋元以来“四书”学发展的总结,又影响了后世“四书”学著作的编纂,极具学术价值。
       《四书辑释大成》为元代新安学派理学家倪士毅所撰。
        倪士毅(1303—1348),字仲弘,号道川,徽州休宁人,主要著作有《四书辑释》《尚书作义要诀》《历代帝王传》《帝王传授图说》等。
        三、《四书图考》
       清代杜炳辑。全书包含:天文、地舆、宗庙、朝聘、礼射、冠昏、音乐、典籍、井田、武备、宫室、器用、衣服图考,共十三卷。此书仿江永《乡党图考》,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广其义例,先配以图画,后证以记载。此为清道光九年刊本。
        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孟轲所撰写的《孟子》合为 “四书”,依照其想法,《中庸》出自子思、《大学》源于曾子;因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
        杜炳,安徽宣州太平县人,道光壬寅(1841)岁贡生。
        序(郭承恩撰)、序(韩枚撰)、序(潘锡恩撰)、序(岳良撰)、序(汪光爕撰)、序(项瀛撰)、序(谢城撰)、自序(杜炳撰)
例言、目录
        四、《四书参》
       《四书参》十九卷是明代文学家李贽对《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四书写的评注。一起参与此书编订的还有杨起元(批点)和张明宪等。书中多采用段后批、眉批、夹批、和加重点号等方法。此本大致为明末凌氏朱墨套印本。        
        李贽是明代的进步思想家,他对封建的纲常伦理进行了尖锐批判,为反对腐朽道学战斗了一生。他一生“乐学”,“手不释卷,笔不停挥”地同孔孟之道、道学家作斗争,其精神是很可贵的。他的著作很多,明、清两代屡经禁毁,但流传下来的仍近几百种。是研究我国思想史学的重要资料。按儒家传统做法,对《四书》、《五经》的议论,只能用注、疏、诂、解、训和释等。李贽采用“评”,这是反传统的做法,反潮流的精神。
        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中古自由学派鼻祖,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湖北麻城芝佛院 。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自刎死。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五、《四书集义精要》
        《四书集义精要》三十六卷.元.刘因.撰.元至顺元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刊本
        作者简介
        元刘因撰。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人。世祖至元十九年徵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辞归,再以集贤学士徵,不起。事迹具《元史》本传。
        内容提要
        朱子为《四书集注》,凡诸人问答与《集注》有异同者,不及订归於一。而卒后卢孝孙取《语类》、《文集》所说,辑为《四书集义》,凡一百卷,读者颇病其繁冗。因乃择其指要,删其复杂,勒成是书。张萱《内阁书目》作三十五卷,《一斋书目》则作三十卷。考苏天爵作因《墓志》,亦称是书三十卷,则萱所记误矣,至《孟子·滕文公上篇》而止,为二十八卷本。其后并已阙佚,亦非完帙。然朱彝尊《经义考》注云“未见”,则流传颇罕,亦元人遗笈之仅存者,不以残阙病也。其书芟削浮词,标举要领,使朱子之说不惑於多岐。苏天爵以“简严粹精”称之,良非虚美。盖因潜心义理,所得颇深,故去取分明,如别白黑。较徒博尊朱之名,不问已定未定之说,片言只字无不奉若球图者,固不同矣。
        六、《四书人物考》四十卷.明.薛应旂.撰.明嘉靖三十七年刊本
        明薛应旂撰。应旂字仲常,武进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是编於《四书》所载人物,援引诸书,详其事迹。凡《记》三卷,《传》三十七卷。《纪》、《传》之末,各系以论赞,盖仿宋王当《春秋臣传》之体。中间多采杂说,而不著所出。其《自序》有云:“泛引杂证,虽尝删次,而文章事行,苟有裨於问学治理者,或在所录,固不敢过求其真赝也。”其得失固自知之矣。间有附注,题闽朱 维盛撰,其言颇为浅陋。《续考》八卷,题应旂元孙寀编。杂考《四书》名物,饾飣尤甚。明代儒生,以时文为重,时文以《四书》为重,遂有此类诸书,襞积割裂,以涂饰试官之耳目。斯亦经术之极弊。非惟程、朱编定《四书》之时不料其至此,即元延祐用《四书》义,明洪武定三场法,亦不料其至此者矣。
        古籍描述
        明嘉靖戊午(1558年)无锡初刻本 白棉纸 线装 十六册四锦函
        提要:是书于《四书》所载人物,援引诸书,详其事迹。凡纪三卷、传三十七卷。纪传之末,各系以论赞。盖仿宋王当《春秋臣传》之体。中间多采杂说,颇资稽考。
        其书编成于明嘉靖丁巳年(1557),第二年即嘉靖戊午年(1558)始为刊行,为原刊本,即此本也。半叶十行二十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单栏。版心下方有刻工,如“姑苏李灿刻”(在何其贤序第一页)、“张本”(何序第二页)、“何升刻”(薛序第一页)、“俞汝霆”(薛序第二页)、“无锡江
        南隽书”(卷一第一页)等字样。(明代中叶以后,苏州地区雕版最工,故此本字划精雅不苟,典型的嘉靖风貌。)万历后翻刻颇多,有增至四十八卷本,乾隆四库馆作为底本。而原刊甚罕,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全国仅北图、上图等六家图书馆有藏。


下载与使用帮助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学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学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之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学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学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之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展开

购物车

个人中心